Tuesday, October 1, 2024

什麼是苦

尋找合適的佛學內容
發現許多內容都在越級-偏理性 偏理性,或許適合小時候沒有那麼多經歷的時候
那個階段是在建構概念,投訴看見的世界都很美
可以很單純的跟著做,很單純純粹的相信
所看見的 所以以為的都是善


在自己的生命裏,我發現這些概念的基建對生命的影響是好的,但過程需要一些細緻的歷程,才能慢慢在接軌,才能繼續前行。


好比現在遇到得知自己有病苦的信息,身體還未真切感受到,心已經沉浸在無底的黑色漩渦里,人的狀態像站在無盡黑洞的入口,入口已昏暗無比,感到無助無力無希望感,就攤坐在那裡,無被理解到底是什麼回事。腦子有無數個失控的負面念頭,覺得自己的生命快毀了,一切已無意義。這樣的狀態,對一個一直擁有美麗願景、對未來有憧憬的人、多次重整自己的生命意義、對生命意義有著願力的人而言,那一切一切無止盡的黑暗,像是突然把所有活著的動力&希望,瞬間全毀了。若在這個狀態裡,我聽見偏理性的內容,我的無助感會比我現在能function時聽的無助感更強,會更沒耐心、更生氣、更沮喪。我已經無力了,還告訴我一些我世界是光的,放下黑暗,你就能看見光了。也許這就是為何會選擇在失落時,選擇對外堅強,對比較內在靠近的人,才能放心的說...


有好幾個原因: - 不想把負能量帶給別人
- 不想讓人覺得我很可憐
- 不想自己再受到傷害,躲起來比較不容易受傷
- 我還沒懂得如何面對,
- 不一定會被理解
- 不是每個人都懂得與苦相處
- 沒有人有義務要陪你走過你的苦
- 大多會希望自己堅強,但我做不到,你會失望的
- 那種感受(恐懼、無助)也許只有經歷的人理解
- 病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像在身體里不定時炸彈。人,沒事不會想跟不快樂的人一起


一般,在安全空間,才會放心出現,放心說。 這份放心,很重要,才能與自己靠近,才能與之相處;讓人靠近,彼此連接。讓人更踏實的看見自己不懂如何面對、在躲避、再設法推開又推不開等等的無助狀態。有一個有按住的力量在靠近面對突來的病的人說出比較真誠感受的話,黑洞才會漸漸出現有一盞有溫度的燈,黑洞雖然依是暗,但不再那麼寒冷與孤獨。有人一起走著。才會漸漸有力。才聽得進:苦,原來有很重要的寶藏等待被領悟。條件是要好好靠近苦,那不容易,慢慢來,跟著自己的步伐,可以做到的。你看看這本書,我找pdf給你.不用自己找,原來挺窩心的。


我相信這些過程,終究會有其意義。 在能思維,有對生命探究有熱忱的人一起走,我相信它的意義應該會是更深遠。一起探究生與死的朋友,可以談笑風生的說生老病死苦,是一份難能的因緣。一起做生命功課的朋友。(竟然有人跟你談苦多過樂,還能談出生命領悟,也真是奇蹟)


人生,大部分時間與空間,都需要function,需要能幹,需要有奉獻,才會有價值。沒想到,沒function 也能有價值。


function讓我抽離與靠近生 & 不function需要好好去經歷,去理解。生命才會balance,才能不卡死的繼續流動,才會在無常里開花。


佛學,我想要找一些更細緻的內容。如何參苦,如何在苦里參生命。太理想化的,我內在有,我缺的就是細緻的體悟與理解,我想多看看這個。


也感謝小時候建構的美好憧憬&思維
當我不在黑洞裡,它們還在。
但,他們還未好好交流。
所以目前,同一時間,只能同時存在一個

Monday, September 30, 2024

回來寫寫

現在,還有人會用blog的嗎? 沒想到多年後,這裡還存在著。 這麼久都還能存在,也許是安全&可以繼續寫的地方

Friday, June 25, 2021

“好,在我们还没正式进入课文之前,我先给大家听一首改编自我的年代的偶像-周杰伦的歌。。。(同学😂😂😂)。。(忍笑)这首歌,很好听,歌词也改偏得很好,把每个朝代的精髓都写在里面。大家请仔细看看它的歌词。。(忍不住大笑几下)”然后语无伦次了一下。。

讲到我的年代的偶像,同学们为什么笑到东歪西倒。他们的反应害我也忍不住爆笑。接着更多同学在笑着。有什么那么好笑? 周杰伦的年代有很好笑咩?😂 也好,他们至少可以笑着上课,不那么闷闷不乐的脸 😉😉

Tuesday, June 22, 2021

恭喜朋友被ukm&upsi录取,顺道推荐ukm。被误以为自己是ukm生。我也想。。当初的理想学府之一,只可惜没进成。

当初没能领取奖学金,以为理想就此泡汤了。躲在房里难过得想轻生,但窒息的过程很辛苦,放弃了那个念头。

打从初二开始知道自己要什么,找到符合自己性格&价值观的方向,就从一而终的往它前进。当时它属于冷门科,被视为无出路的科系。对我而言,自己不是为出路而选,是为心路而择。就这样带着这份理想,往前走。中学让我走过低谷的是佛学&饥饿三十里的活动信息。我像是饥饿三十的代言人,从中学宣传到大学,再入选变成饥饿三十的十大少年先锋。

嗯,到最后我有变成什么吗?也许曾经有。我一直都努力在往自己向往的方向前进。一路上也做过许多让我觉得有意义有满足感的事,也有遇过许多挫折。

曾经被问,你会后悔当初选择心理系吗?我也曾经很铁定的说,不会。现在若问我是否会后悔,我不敢说实。心理系让我比辅导系本科出生的人的理论基础更扎实。心理学也让我尝试着无法直通理想的煎熬历程,自我怀疑的历程。所幸这些自我怀疑的历程里,我依然在该领域付出着。

曾有不少人说,身份不重要。往往告诉我这句话的人,都是有着稳定身份的人。你拿什么立场来告诉我身份不重要。当想做的事,因身份关系,而无法名正言顺的执行,该计划即便有多丰富,自己的自我认同,还是缺了一角。这重要与否仿佛只有当事人知道。

或有人说,很好啊!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那,确实是。理想画面,是中学时期推动我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尝试过两次的迷茫,发现在失去方向以后,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去哪里,该做什么。那份失去、离职,选择站在十字路口上,是自己的选择。想知道自己离开了舒适圈,离开了光环,离开了充满善的地方,自己接触了真正的社会后,我还能这么坚定吗?还能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吗?

在后来遇到总总恶,看见恶也不懂那是恶,以为对方是金刚化身,出发点是好的。没想到,是真的恶。第一次感觉到恶原来可以在助人者身上展现。那,是一次重重打击我的价值观、我对世界的认识。开始对善产生质疑。看见自己的质疑,与质疑对话。再慢慢从破碎一地的自我概念&世界观重新拾起了。可以接受人的实相,本有善恶。知道善与恶,源自于个人觉知或不觉知的选择。如是了解何谓见山还是山。建构、解构、再建构。

有确定方向&迷茫的感觉差别在哪里?心的踏实,心有抓取相。若有方向,但每天没有很踏实的过,心依然是空洞迷茫。

我会觉得自己差,是因为自己在比较。我会无法看见自己的价值,是因为我没有很好的认同自己。我总在比较下,觉得自己不如人家-近龄同行般的好。即便有许多赞美肯定的声音,这些声音,都想云层般飘渺。

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到底是为什么?我没有答案。除了这个,我也确实无其他如此有热忱想做的事。

若当初没拿到心理系,我会读什么?
结合心理的室内设计。若当初真的无法进入心理系,我会走室内设计方向。我喜欢空间学。室内设计视频也是现在我解压的视频。继承爸爸的设计天赋。

#延伸整理篇

Friday, June 4, 2021

當一個人,若看見生命的本質是無意義的
也許他該了脫的不是生命,而是生死輪回
新冠疫情于19年年尾被發現至今,人類的生活有著許多改變。這些改變歷程當中,足見人類認知的有限,人類不斷的追著病毒後面後面跑。我們對病毒的認知永遠比不上病毒的進化。人類總需要經過研究,才能推出新措施,才能從新數據看出端倪。
於此同時,早至還未推動戴口罩措施之前,更見到東西方各說一詞,這各說一詞,也彷彿是醫療界里的醫療權威之爭。一般,醫療人員皆會聽從WHO / CDC的指示,他們在醫療界有著一定的累年權威。這次的權威之爭,彷彿也看見醫療界的可悲,高傲讓西方許多推行的措施都跑在大陸之後,可卻也依然會有許多醫護人員跟著跑。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是自強國惹得禍?還是好強在領闖禍?
權威,到底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過去每一次的大災難,彷彿就像給人類製造機會進行洗革,像會有群體領悟。這次是全球性的疫情。這回,被洗革、需要被領悟的又會是什麼?

撇開個人有限片面看見的國際強者之爭。。
回我國呢。。。疫情能否讓國人看見一些些過去用特定王牌把之藏在谷底的權欲禍根。難過的是,也許還有許多人會選擇安全沉睡,人類的根深蒂固的思維或許比virus還頑固。。?。。不懂。。也許。。或許。。

突來的亂思感觸。

疫情也讓我在思考
人類其實活著是為什麼?
當疫情打亂了人類生存的步驟時,人類都在努力做些甚麼?你、我都在努力做些甚麼?是在為什麼?

有的東西可以想出個明白
有的則需要在堅持的歷程里與己相遇交流中,在時間浸泡中冒出答案。
或兩者同時、前後發生

無論如何,想得再多,也須適時告訴自己
回到現實,回到當下
把眼前事&把生命照料好
才能有機會發現自己想發現的答案

Remember to wear a smile :) 

#繼續乖乖寫那讓人煩惱燒腦懊惱的論文proposal吧 #今天要交第二章但卻還未生出任何進展 #無力感 #沒事 #試著加油 #依自己能力進行

Monday, August 24, 2020

过往,可以说走就走,不需要看是否有人去。只需要看自己想不想去。。想去就去,没有太多杂念&顾虑。不知道在哪里也没关系,去到就找路,边走边找路,有方向总会抵达。

迷路vs失去方向
我比较怕失去方向的感觉,仿佛让迷路的感觉增添霜露。在车来车往的路上迷路,是慌是紧张,不懂该在哪里停下找路、知道自己的位置、调整GPS。有的时候,只能继续的走。忐忑中发现新地方,忐忑中连接直接,有的时候有发现,有的时候没有。有的时候会回到原点歇息,有的时候随着沿途风景寻找休息站,有的时候走着走着把路线给看完整了有概念了。现在,又是在那个阶段那个历程?又会有怎样的发现?继续走、歇、发现。。

发现有着顾虑&杂念,也是一份值得认识&发现的历程。

Friday, July 31, 2020

谢谢这个记录,让我看见曾经的坚持,会设法完成目标的坚持的自己。回看记录&连接近期挣扎经验中的某个部分,思索自己是害怕失去目标,还是害怕失去坚持的自己。其中两个define我是谁的部分,终究我害怕的是那熟悉的有坚持有目标的自己。。难道,只有坚持了,才是自己?没有特定答案。

思维归思维,想完成的依然可以在没有答案下完成。
有些东西,不一定要想清楚才实践,可以边走边看。
换个方式看纠结,有的时候会减少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