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 2015

督导学习日记

第一次的督导过程给予我的学习与帮助有几个方面:
- debriefing 
- senior's experience sharing
- sand tray experiential learning
- the concept on child counselling structuring 

Debriefing:
在接案过程,孩子游戏的过程让我有着许多焦虑。我不晓得孩子在过程经历了什么,每一个动作里到底内在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到底帮助了孩子什么。
在督导过程,让我有机会把当天的焦虑与孩子游戏的过程说了出来,感觉release了许多。相较与督导前,感觉安心了一些。在讲述的过程里,焦虑随减的过程不知觉的也让我回看着整个辅导过程,让我看见孩子在游戏过程其实是有着变化的。而那份变化是我在辅导过程陷入焦虑状态里无法看见的部分。

Senior's experience sharing:
督导的分享让我有机会从另一个有丰富经验的个体学习到不同的经验。
让我看见原来有的时候,看似感觉没有做到什么,但在个给予孩子空间,及陪伴孩子去玩的过程本身,会有着一些功能。它可以是纯粹是一份关系的建立,可以是给予安全的过程,更是治疗的过程。而这种种的过程也许都会在不停变换中,都需要细心的存在与细微的观察。我的观察能力需要好好的磨练。我想与孩子的游戏治疗正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与学习过程。

Sand tray experiential learning:
督导过程里,其中一个很珍贵的体验过程。没想到看孩子把玩具一个个埋起来的过程,及,自己去埋的过程感觉很不一样。当我把玩具埋起来的过程,感觉是在跟自己的焦虑或不想要看到的东西在做互动,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把它埋起来。从选择玩具到把它放在沙上面到埋起来,原来是一连串的过程,尤其当亲手把沙埋起来,看见玩具渐渐被埋,心里的害怕也随之消失,感觉舒服了。后来一个不小心在意料外碰到它,感觉是焦虑的,手会不知觉的去把露出一点点的部分确定埋好,好让自己安心。
这个过程,让我感觉到被预知下选择玩具到埋起来的过程也有着如此的powerful,而这个过程正是孩子在自己玩的过程里经历着。让我惊叹沙箱治疗的不可思议。
还有许多需要好好自我增值的部分,好让自己可以更好的认知与陪伴孩子。

The concept on child counselling structuring
 在接案的过程,其中一个懊恼的事是,我该什么时候跟家长说。督导过程学习到的是:
1. 在第一个session,单见父母时,需跟父母解释清楚。当中包括孩子的隐私状况,会经过孩子的同意后再告诉父母。除非一些有危害性的,会不需要经过孩子的同意,而告知父母。好让父母清楚及放心。
2. 在儿童辅导的过程同样的得尊重孩子,得询问孩子,并得到孩子的同意哪一些是我可以告诉父母的。
3. 建议的辅导过程如:第一个session先见父母,第二至第四的sessions见孩子。每三个sessions后,再单独见父母一次。
4. 孩子都会比较敏感,因此须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孩子。若有任何需要需要先告诉孩子,或,过后再召约父母。

这是我的学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