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要把我們都安排去體驗工作
我的成長也是一樣 很多打工
其實有的我並不喜歡
我最討厭的就是那段新年的的打工時光
我超不喜歡新年
到現在也是
但也比較好
不像以前 是幫別人 一天到晚的
假期多少天就去多少天
弟也一樣 被安排
我極力反對
真的 讀書比較重要
好好讀書
更何況成績沒有很好
為什麼
不能了解為什麼要那樣
我不是不愛回家
不是我不想家
我離開家也會難過
也會哭
我不喜歡離開家的感覺
在家其實也不懂能做什麼
也習慣到處走 到處參加活動
一次住朋友家 要回的那天 在公園散步時
我很想听聽 其他人的分析 就問了
我不明白為什麼 她幫我分析 沒到幾句 就踩空扭傷了腳
後來也沒再問 我的疑問還是一樣 :“為什麼”
我知道 安全感來自安穩的經濟
我知道 吃過苦
我知道 是為我們好
今天
問弟:“其實你喜歡的嗎?”
弟:“不喜歡”
我:“其實我也是”
然後我們就大笑
原來我們都一樣
不敢說不
傍晚
我還是發了脾氣
忘了是什麼原因
發牢騷了
一直說 我不要了 我不要了 什麼都不要
家人都愣在那裡看著我
我不是真的發脾氣
在傍晚以前 看了 一些書
其中一本 是 《榴蓮國度》
裡頭說了一些很有趣的國外生活
其中一個故事是說 大馬人在新加坡的故事
覺得蠻有趣的 說著新加坡人的冷漠
說著為什麼不回國工作的原因
說著寧願選擇每天兩國來回 也不住新加坡的原因
說著每天來回在路上的情景
很有趣
覺得有那樣的人生經歷 很不錯
所以我也忘了自己發脾氣的點是什麼
語無倫次說了一堆 不要 之類的後
媽說:“慘了 踩到她的兔子尾巴了”
結果 我就 大笑不停
家人說又再次愣著看著我
我沒有真的發脾氣啦
我的氣 來得快也去得快
不過我還是有點內疚
其實也沒有怎樣的
沒有很慘
只是特寫
對我而言 還好
但我也有不喜歡
但不會是苦
只是不明白
過程 我體驗很多人的生活
知道每個崗位的工作者都該得到尊重
都是為生活的人們
有的體驗 是我自願的
因為很好奇 所以去看看
尤其是CC
但我超超超抗拒餐廳的一切工作!
![]() |
我2010年的聖誕節禮物^^ |
書上說的經歷 很讓我好奇 好像聽聽那裡的故事
尤其是在道路上的經歷,蠻好笑的,覺得很有趣
有的滿有啟發性的 人們一味追求的東西 只是在那裡競爭比較強烈 比較明顯
“我在新加坡總共住了四年,我很幸運找到一件很好的房間。屋主是夜間德士司機,很少回來,他又住了一間房給一個中國人,他是清華大學天文氣象台的碩士生,在新加坡的氣象局工作,每天晚上都要去上班夜觀星像。所以我一放工就佔據了整個房子,到最後真的差點精神崩潰。我們這行壓力真的很大,回家居然沒有人可說話,只好對著牆壁講話。要不然我就去圖書館,新加坡的圖書館藏書很大,很多中文書,但很少人看,看的人要不是馬來西亞人就是中國人,新加坡人不會享用這麼豐富的資源。那時候,圖書館簡直就是我的家了,我呆在圖書館內,什麼書都看。一放工就去,直到圖書館大洋才回家”
四年間,許明理的精神壓力越來越重,他覺得自己再也受不了一天到晚都窩在新加坡,他寧願每天來回兩國,早上當新加坡上班族,晚上回來馬來西亞變成一個心情舒坦的普通人。於是他退了新加坡的房間,回到了新山定居。
“我想過回流馬來西亞,就算家新加坡車也無妨,每個月償還千多塊馬幣也還好,不是很大問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是要回流,我只問自己一個問題:“回來幹嘛?”回來幹嘛不是消極的想法,而是真正的要我做什麼?對於馬來西亞,我覺得我脫節了,而且我會的技能馬來西亞還沒有用到,所以我回來師大材小用。另外他們給不起我要的薪金。新山有一家公司曾經要聘請我,但開的條件笑死我了,非常離譜,我的同行聽了也說他們太侮辱我了。不過我知道哪家公司是很有誠意的,只是馬來西亞的水準就在那裡,而我也不能接受慢吞吞的的工作文化。”
每一天,像他這樣早晚來回兩國的人,有十萬人之多,高峰時段的長堤,承載著驚人的重量,萬人空港的壯觀奇景,帶來擁擠和堵塞,考驗著過關人士們的耐力
“我五點半去上班,有時候,從五點半到七點半我都塞在同一個點上。交通和人流完全沒有次序,磨哆羅里巴士汽車全集在一塊。我的汽車四周都有一團的磨哆,常常還被後面的磨哆推了一下又一下。有的磨哆為了要從縫中轉過去,司機就會主動把我車旁的後視鏡折起來,過去後再推開,然後跟我打個招呼表示謝意,我還有比手勢跟他說很好。所以每天來回,不是人家撞過我,就是我撞過別人,後來大家連下車看都懶了。”
“有的時候在車內抬頭望一眼天空,總問自己:怎麼我淪落到這種地步”
“我就是歧視新加坡人,覺得他們愚蠢,可他們還抗議說:說我蠢,就表示你笨。少數的新加坡人都屬於政府單位的智庫,少數聰明的人都在頂尖階層。新加坡人標榜的吃喝玩樂品味,我一度曾經相信過,所以我努力賺錢,結果吃盡了新加坡的山珍海味,最後我只想要吐。我在新加坡過著許多人羨慕的生活,比如打高爾夫球,屬有車階級,可以住公寓,是專業人士等,可我覺得很無聊,是狗屁,他們就是這樣一種思維,那是一個產生高消費的社會”
。。。。。。。
還有另外一本書 《非亞之旅》,之前看錯以為是《非洲之旅》,很是開心的借了。開着目錄一看,怎麼非洲有這樣的地方。再翻再看。。。。。越來越不對勁。。。。看著書名才知道。。。。==!
它的序寫的很有啟發性 “人的生命由時間和空間組成。時間再長,也就百來歲吧,延長余地不大,但空間就不一樣了,伸縮的範圍可以非常特殊,因此,生命質量的落差,很大層度上與空間相關。
在交通艱難的古代,很多學人走不了太遠,但他們的心中的天的卻很遼闊,是無謂的旅行家給予的,用他們的腳步,用他們的記述。這樣的旅行家不權提升了自身生命的質量,而且也提升了整個文明的質量。。。。。。。。。”
可是,它的內容讓人看了很煩惱。很叫人可惜!都在批評他人的文化。不曉得他的熱忱是哪來的。我看了都覺得好累。為什麼要用那樣的角度去旅行。書裡寫了很多的不滿跟對當地感到的遺憾。他到了很多我很想去的地方 埃及-金字塔、阿拉伯沙漠,以色列-死海、難民營等。整本書共大約說了百多餘地方。看了好幾章就看不下去。好爛!到底懂不懂旅行。可以把水倒空嗎!很浪費很浪費!!!旅行的心態很重要,也請尊敬當地文化!請尊重他人的生活!可以是描寫,但不是批評式的。看不見用心的層次。
我記得在另一本書看過一篇寫著關於泰國的人體特技表演,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表演。對方的書寫態度蠻好的。有感受有想法有畫面,讓人看見整體的。即使沒到現場也感覺就像現場。好多篇都很棒!我想如果換他去寫,會不一樣。會是有煽動的批評。
他讓我看見 旅行的心態很重要。 把水倒空,好好感受,好好體會。旅行是門用心的藝術。期待下一本書《旅行的藝術》。。。。
也期待即將遇見的人事物^^
視野成長的其中一站
學習他們的積極 動作快
該是歡喜的
我體驗過很多人沒有的體驗
只是不捨得弟勞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